幕後天地
2016年,「與亞洲對話」系列的第一年,台灣文化節選擇與香港展開交流。那時,台港兩地甫經歷民主抗爭的洗禮—「太陽花學運」與「雨傘革命」,年輕世代正以無比堅毅的決心朝理想世界邁進,他們籌組政黨,在選舉中取得了勝利。於是那年,台灣文化節在溫哥華市中心策劃一場名為「愛面子」的展覽,從亞洲共有的面子文化出發,帶領觀眾窺視華美面具下一切對不義政府的掙扎與欲動。那場展覽也是這群前輩們的故事第一次被整理、述說⋯⋯
白色恐怖的年代,島內青年不畏強權秘密地組織行動著,而加拿大也有一群台灣人正為這座禁錮的島嶼四處奔走。
蔡霞芬女士赴美國帶回名為「台灣之音」的電話答錄機,加拿大留學生才終於能透過熱線獲知島內局勢;林哲夫先生在多倫多籌辦「台灣人URM訓練營」,培訓台灣青年以非暴力抗爭組織運動,許多社運領袖都曾飛往加國受訓,吳鳳銅像破壞事件就是URM學員其中一項行動;溫哥華台灣基金會到處募款籌錢,聲援林義雄與更多島內的民主運動人士;這群台灣人多次赴西雅圖台灣辦事處抗議,藉西方國家的關注對蔣介石施壓,卻也因此成為回不了家海外黑名單⋯⋯
這些故事不曾出現在台灣的歷史課本中,也鮮少被紀錄與提及。
2019年,獨立樂團拍謝少年受邀赴台灣文化節演出,因緣際會下與這群長輩們相遇。這些遺漏於台灣戰後民主史的海外記憶,深刻壓印在樂團成員的腦海中無法散去。拍謝少年將這些年來參與社會運動的心情與在加拿大的這場相遇寫成了歌,名為〈時代看顧正義的人〉,收錄於2021年的最新專輯《好勢歹勢》。
2021年,台灣文化節決定以動畫短片將這群前輩們的燦爛時光紀錄下來,記下那時的勇敢行動;記下那時的無畏憨膽;記下他們在逐漸年邁的身軀裡也難以遮掩的赤誠。
但故事不曾停滯,在民主化以後,無數台裔加拿大人仍舊為島嶼的未來付出心力,他們在世界替台灣發聲,拉拔後輩不遺餘力。 而現在,輪到我們了!
「今仔日咱來相挺啊,明仔載閣有新的人,時代看顧團結的咱哪。」
